-
画册外包 端午将至,8大传统习俗,你知道多少?看懂后,过几天讲给孩子听
发布日期:2024-08-29 09:54 点击次数:171端午节,又称龙舟节、端阳节、重五节等,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意蕴,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,至今仍熠熠生辉于华夏大地。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,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说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图片
据《史记》等古籍记载,端午节最初可能源自古代的龙图腾崇拜和夏至时节的祭祀活动,后来逐渐融入了纪念屈原的元素,成为了一个集驱瘟避邪、纪念先贤、祈求安康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。屈原,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,以其高尚的品德、深邃的诗才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著称。公元前278年,楚国都城郢被秦国攻破,悲愤交加的屈原投汨罗江自尽,以身殉国。当地百姓闻讯后,纷纷划船搜救,并投掷粽子入水,以防鱼虾侵害其遗体,这一行为后来演变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和食粽子的传统习俗。图片
除了屈原,还有传说认为端午节也与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。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未果,反遭赐死并被投入钱塘江。后人为纪念其忠烈,也有在端午悬挂菖蒲、艾草,以及举行龙舟竞渡的习俗。图片
《竞渡歌》(唐·张建封):“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。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。”此诗生动描绘了端午龙舟竞渡的壮阔场景,展现了古代人民庆祝节日的热烈气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。《端午》(唐·文秀)**: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”诗人以屈原之冤寓言世事,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深切呼唤。图片
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,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,一种文化的传承。它承载着人们对忠诚、勇敢、智慧的崇尚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端午将至,8大传统习俗,你知道多少?看懂后,过几天讲给孩子听!图片
1. 赛龙舟。赛龙舟是最具标志性的端午习俗之一,据说起源于楚国百姓为寻找投江的屈原而划船竞渡。龙舟长而窄,装饰成龙形,船头船尾高翘,船身彩绘,象征力量与勇猛。赛龙舟不仅展示了团队协作的精神,也是对屈原忠诚爱国精神的纪念,兼职美工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竞技项目。图片
2. 食粽子。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食物,用箬叶或芦苇叶包裹糯米和其他馅料(如红豆、红枣、咸肉等),通过蒸煮而成。粽子的形状多样,寓意团圆和丰收。传说屈原死后,百姓怕他的遗体被鱼虾侵蚀,便投粽子于江中,这一行为演化成了端午食粽的习俗。图片
3. 挂艾草与菖蒲。端午节时,家家户户门上常挂艾草、菖蒲等,认为这些植物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。艾草散发的香气被认为能驱蚊蝇、净化空气,菖蒲则象征剑,有斩除不祥之意,体现了古人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。图片
4. 饮雄黄酒。雄黄酒是用雄黄粉末泡制的黄酒,传说饮用雄黄酒可以驱毒解暑,防止蛇虫叮咬。《白蛇传》中,白娘子因误饮雄黄酒而现原形的桥段,使这一习俗更加深入人心。不过,现代医学不建议大量饮用含有雄黄的饮品,因其含有毒性成分。图片
5. 佩香囊。端午节时,儿童和妇女常佩带香囊,内装有多种中草药,如丁香、白芷、艾叶等,既有香气又能驱虫防病。香囊制作精美,形态各异,既美观又实用,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草药的认识和利用。图片
6. 沐兰汤。古人在端午节有沐浴兰汤的习俗,即用佩兰等香草煎水沐浴,认为这样可以去污避秽、消毒防病。沐兰汤习俗体现了古代对卫生保健的重视,同时也富含宗教仪式感。图片
7. 拴五色丝线。在端午节给孩童手腕或脚踝上系五色彩线,称为“长命缕”,寓意驱邪保平安,五色代表五行,象征着和谐与平衡。随着夏季过去,人们会将丝线剪下丢入水中,意味着疾病和不幸随之流走。图片
8. 祭龙、祭祖。端午节最初与龙图腾崇拜有关,因此有祭龙的习俗,象征着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祈求雨水滋润。同时,端午也是拜神祭祖的日子,家家户户会准备丰盛的祭品,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,祈求家族福祉。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